導讀 |
腫瘤標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反應而產生的物質。本文闡述了腫瘤標志物的發(fā)展簡史、概念及臨床應用范圍等。
|
一、腫瘤標志物的發(fā)展簡史
1847年,從煮沸的酸化尿中的沉淀蛋白,發(fā)現了本周氏蛋白(Bence-Jones protein)?,F在本周氏蛋白已被確認為多發(fā)性骨髓瘤的標志。
腫瘤標志物的發(fā)展歷史大體可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846年-1928年,發(fā)現了本周氏蛋白;
第二階段1929年-1962年,發(fā)現一些激素、酶、同功酶和蛋白在腫瘤發(fā)生時異常,有些至今仍應用于腫瘤臨床;
第三階段1963年-1975年,發(fā)現了胚胎蛋白標志,這期以發(fā)現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和癌胚抗原 (carcioembryonic antigen,CEA)為主要特征,這兩標志的發(fā)現推動了腫瘤標志的臨床應用,腫瘤標志物開始用于腫瘤輔助診斷、治療監(jiān)測;
第四階段1976年至今,大量的腫瘤標志物隨單克隆抗體技術誕生而涌現,許多癌細胞產生的物質都有了相應的抗體,如CA15-3、CA125等。近十余年來,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fā)展使測定癌基因、抑癌基因成為常規(guī)工作,腫瘤標志物進入了分子水平。
二、腫瘤標志物的概念
(一)腫瘤標志物定義
腫瘤標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反應而產生的物質。這些物質存在于腫瘤細胞和組織中,也可進入血液和其他體液,當腫瘤發(fā)生、發(fā)展時,這些物質明顯異常,標示腫瘤的存在。
絕大部分的體液中的腫瘤標志既存在于腫瘤中,也存在于正常人群和非腫瘤病人中,只是腫瘤病人的標志物濃度高于非腫瘤病人。唯有PSA等幾個極少數的腫瘤標志物和特定的器官相關聯(lián)呈現器官特異性,大多數腫瘤標志物在某一組織類型的多種癌癥上呈陽性,但陽性率不一。

(二)理想的腫瘤標志物 除少數腫瘤外,大部分腫瘤往往會有多個陽性腫瘤標志物陽性。一個特定的腫瘤,不同腫瘤階段,不同的腫瘤細胞類型,不同的預后時,呈陽性的腫瘤標志物可能不盡相同;或相同的標志陽性率不同,增加了腫瘤標志物應用的復雜性。有的腫瘤標志可在多種腫瘤呈陽性,稱為廣譜腫瘤標志(nonspecific tumor marker)。
理想的腫瘤標志物應符合以下條件:①敏感性高;②特異性高;③腫瘤標志物的濃度和腫瘤大小相關,標志半壽期短,有效治療后很快下降,較快反映體內腫瘤的實際情況;④腫瘤標志物濃度和腫瘤轉移、惡性程度有關,能協(xié)助腫瘤分期和預后判斷;⑤存在于體液特別血液中易于檢測。遺憾的是,至今所有的一百余種腫瘤標志物中只有極少幾個標志能滿足上述要求,滿意地用于臨床。
(三)腫瘤標志物的分類
腫瘤標志物來源廣泛,習慣上按標志本身的性質,腫瘤標志物分為以下7類:①酶和同功酶;②激素;③胚胎抗原;④蛋白類;⑤糖蛋白類;⑥基因標志;⑦其他腫瘤標志。
三、臨床應用范圍
(一)腫瘤的早期發(fā)現
腫瘤是單克隆的產物,由單一腫瘤細胞分化而來。當前,由于腫瘤標志物陽性率和特異性都不很高,很少被用于人群普查,診斷早期腫瘤。在所有的標志中,能用于普查無癥狀腫瘤病人的標志只有兩個,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和甲胎蛋白(AFP)。雖然今天大多數腫瘤標志物特異性敏感性都不很高,但它是發(fā)現早期無癥狀腫瘤病人的重要線索,作為腫瘤的輔助診斷工具,廣泛應用于臨床。
(二)腫瘤的鑒別診斷與分期
腫瘤標志物常用于鑒別良、惡性腫瘤,此時臨床已獲得足夠證據證明患者可能患某臟器腫瘤,腫瘤標志物往往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幫助區(qū)分良、惡性腫瘤。
由于血清標志的升高水平常和腫瘤的大小和惡性程度有關,腫瘤標志物的定量檢測可以有助于臨床分期,能判斷疾病處于穩(wěn)定期、進展期或惡化期。
(三)腫瘤的預后判斷
一般來說治療前腫瘤標志物濃度明顯異常,表明腫瘤較大,患病較長可能已有轉移,預后較差。
(四)腫瘤的療效監(jiān)測
大部分腫瘤標志物的測值和腫瘤治療效果相關。標志物下降程度反映了治療成功程度。
(五)腫瘤復發(fā)的指標
關于直腸癌和乳腺癌腫瘤標志應用中建議:手術后的病人應每隔2-3個月測定一次腫瘤標志,連續(xù)至少兩年,在未再給予治療時,至少連續(xù)二次(兩個時間間期)腫瘤標志物呈直線上升,可認為腫瘤復發(fā)。正在治療的病人,腫瘤標志物的升高,意味疾病惡化。惡化定義為腫瘤標志物測定值增加25%,為了可靠,2-4周應再復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