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芯片操作簡易,在家即可隨時進行
撰文 | 何東明
責編 | 葉水送
● ● ●
生物技術與納米電子技術結合,常常會產生驚人的成果,CRISPR芯片(CRISPR-Chip)就是這樣誕生的,其可在幾分鐘內快速準確檢測出特定基因突變,用于疾病診斷或評估基因編輯的準確性。
CRISPR芯片的簡易操作流程圖,圖片來自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3月25日,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克萊蒙特學院凱克研究生院(KGI)的科研團隊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雜志上報道了一項CRISPR重要成果。研究者將生物技術與納米電子技術結合,成功研發(fā)出首款手持式CRISPR芯片生物傳導器設備,該設備具有經典基因突變檢測方法所無法比肩的眾多優(yōu)點。
具體來說,CRISPR芯片具有如下優(yōu)點:
超高靈敏度(1.7fM DNA)
無需樣本DNA擴增,15min即可得出結果
操作簡易且廉價
有望成為在家自行檢測致病突變的手持式設備
CRISPR芯片設計原理圖
其工作原理是怎樣?簡單來說,首先固定石墨烯上dCas9與sgRNA的結合物(dRNP),dRNP可識別并結合待檢測DNA的特異性序列,通過石墨烯導電性的變化,由此得出檢測結果。
論文通訊作者、KGI助理教授Aran
論文通訊作者、凱克研究所(KGI)助理教授Kiana Aran做了形象的比喻:
CRISPR芯片好比一個包含大量搜索框的頁面,在這些搜索框中輸入導引RNA信息,就會進行搜索并給出電子報告結果。
CRISPR芯片簡易低廉、應用前景廣闊,可在幾分鐘內快速準確檢測出特定基因突變,在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DMD)致病突變的檢測試驗中顯示出了很好的效果,在致病基因突變檢測上也有用武之地,它還可用于開展個性化治療,評估基因編輯的準確性。
未來CRISPR芯片將會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甚至有望成為在家自行檢測致病突變的簡便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