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不了解股票市場的情況下,都想先試水,不會考慮自己適合不適合炒股。
一些有經驗的股民說,假如想炒股,閑置的資金是基本條件;而適合炒股的人需要具備獨立的思維,能夠理智的處理事情,還能不斷的學習、反思,合理計劃和使用資金,更重要的是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對股市的變化,不管是好的壞的,都能夠淡然處之。大部分人都能夠做到這點,但還是有小部分人會有不理智的選擇,走上不歸路,為什么會這樣呢?
下面換一個角度,從基因的層面分析,或許你會更清楚明了,這些都不是憑空發(fā)生的,原來是有原因的。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在《美國精神病學雜志》上分析了精神疾病患者和健康人士的大腦樣本,結果發(fā)現(xiàn)自殺死亡的人中SKA2基因水平顯著降低,甲基化程度較高。SKA2基因負責抑制消極想法及沖動行為,缺乏SKA2基因的人或SKA2基因發(fā)生變異的人,無法抑制大腦釋放皮質醇。此前研究已顯示高水平的皮質醇與自殺風險相關。SKA2表達不暢的人群經常無法抑制住自己的沖動,可能在情緒的左右之下走上絕路。
單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 MAO)是生物體內一種十分重要的酶,它在大腦和周圍神經組織中催化一些生物體產生的胺, 氧化脫氨產生過氧化氫(H2O2)。MAO的多態(tài)性與人類暴力攻擊性、精神分裂、反人格、沖動、容易極端等行為有關。
色氨酸羥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 TPH)是5-羥色胺(又稱為血清素)合成的限速酶,5-羥色胺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傳遞物質。TPH能夠催化色氨酸羥化成為5-羥色胺酸,再經脫羧酶作用,最終形成神經遞質——5-羥色胺,進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該基因的多態(tài)性與抑郁癥、精神分裂等有關,并具有嚴重的進攻性,更容易出現(xiàn)自殺傾向,邊緣性人格障礙、狂躁等精神性疾病。如果對這種自殺傾向能夠提早預測,那么就可以更好的為這類人群進行心理干預,從而避免悲劇的發(fā)生。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面對淬不及防的“股災”,為了保護好我們的小心臟,建議新入市的股民們還是先測個基因,看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再跟下去。